凡·愛克兄弟的《根特的祭壇畫》是15世紀尼德蘭美�(shù)的標志之作。這幅油畫出現(xiàn)在尼德蘭文藝�(fù)興初� 的藝�(shù)巨制,具有一種里程碑的意義。《根特的祭壇畫》是根特市長約多庫斯·威德�1415年向凡·愛克兄弟訂制的教堂屏風畫。胡伯特·凡·愛克與其弟楊·凡·愛克從這一年開始合作,直到1426年哥哥胡伯特·凡·愛克去世,由其弟一人畫�1432年完成,歷時18年,可謂鴻篇巨制。《根特的祭壇畫》足當時最負盛名的一件教堂藝�(shù)品,善男信女都想走進根特市圣巴伏教堂一睹為快�
這是一幅組畫,�(nèi)外共�23幅畫面,外側(cè)圖畫上層畫著�(yù)告耶穌降生的男女先知,中間畫著《受胎告 知》,下層中間是約翰灰色仿雕刻像,兩邊畫著供養(yǎng)人的跪拜像。畫面的布置、構(gòu)圖和色彩,給人以沉著安靜之感,好像是宗教劇的序幕。此畫的題材雖然是宗教性的,但頌贊人類、自然的偉大和美麗的思想是它的主要內(nèi)容,還有,對�(xiàn)實世界的肯定贊賞�(tài)度,對人的細致觀察和熟練的寫實技巧,自然場設(shè)的鋪� 和抽象性的壓縮以及人的生活描寫被提到中心的地位,都令此畫成為代表尼德蘭美術(shù)的標志之作。另外, 此畫在色彩上的革新使它至今還鮮艷無比�
在凡·愛克兄弟的筆下,擁有童貞的女子是圣潔的衣征。如何表達對童貞女子的禮贊呢?凡·愛克兄弟陚予她們圓潤的臉和繁復(fù)的巴洛克服飾。從他們多幅以“圣母”為題材的畫作屮,可以看到其筆下� 圣母都有共同的特�(zhì):臉龐岡潤、抻情平和,并非美艷若天神。若是脫掉身上華麗的服飾,圣母祥和的� 就像是鄰家女孩一般,貞潔而不浮夸。為了增加心目中對圣母的禮贊,他們在服飾上下了極大的功夫。他 們一筆筆仔細地畫,無不繁�(fù)到趨近完美,甚至連衣褶的精細處都不放過�